亚洲区域经济重构效应探析——基于“一带一路”的战略视角

被引:5
作者
陆寒寅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亚洲区域经济; 重构效应; “一带一路”战略视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3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经济结构大幅调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中国政府提出的。文章主要探讨这一构想在亚洲区域中心—外围结构、贸易与投资效应、经济合作模式等领域所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一带一路"通过大国战略重新整合经济域界,能有效降低全球化进程中部分欧亚内陆国家的边缘化倾向,为其带来改变传统地缘劣势的可能。同时也通过区域内部产品市场、原料市场和投资市场的对接,提供了创设一个新的闭环系统与合作平台的机会,体现发展中国家之间新型的功能性互补与发展型合作之特征。"走廊经济"则是对既有环大洋经济圈模式的有效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一轮由美国主导的区域合作一体化进程对非成员国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对于未来的亚洲经济结构重塑深具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RCEP框架下货物贸易自由化阻力及对策分析 [J].
冯晓玲 ;
高一鸣 .
亚太经济, 2015, (06) :46-51
[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国际经济效应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J].
陈虹 ;
杨成玉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10) :4-13
[3]   经济走廊的理论溯源及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启示 [J].
卢光盛 ;
邓涵 .
南亚研究, 2015, (02) :1-14+154
[4]   东亚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走向 [J].
刘中伟 .
当代亚太, 2014, (04) :126-156+160
[5]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工业效率——基于环渤海、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的比较 [J].
史学贵 ;
施洁 .
经济经纬, 2014, 31 (02) :12-18
[6]   外部约束与东亚经济结构转型 [J].
赵江林 .
当代亚太, 2010, (04) :6-23+5
[7]   China, Asia, and the World Economy:The Implications of an Emerging Asian Core and Periphery [J].
Barry Eichengreen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6, (03) :1-18
[9]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20+204
[10]   “东亚模式”的理论反思——当代发展经济学的危机 [J].
李晓 .
世界经济, 1996, (12)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