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时降水资料研究北京地区降水的精细化特征

被引:32
作者
杨萍 [1 ,2 ]
肖子牛 [3 ]
石文静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2]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关键词
降水; 自动站资料; 精细化特征;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北京全区2007~2014年117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在揭示降水总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北京地区各季(以春、夏、秋为主)降水的精细化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全区年均降水量存在两个高值中心(城区和下风方向的降水高值中心),城市热岛效应可能是城区高值中心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北京全区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日分布也不均匀;城市化对北京地区降水的影响具有季节差异,夏季短历时和中历时降水在城区和东北部存在显著的大值区,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可能较为明显,长历时降水在城区反而相对偏低,而春季城区短、中历时降水并未偏多,长历时降水却在城区出现明显的高值中心;降水日变化季节差异明显,春、秋两季呈现双峰型变化,而夏季呈现单峰型变化,该日变化的特征与全区降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关系紧密。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夏季中国华北与印度降水之间的关联及其成因分析 [J].
林大伟 ;
布和朝鲁 ;
谢作威 .
大气科学, 2016, 40 (01) :201-214
[2]   弱天气系统强迫下北京地区对流下山演变的热动力机制 [J].
肖现 ;
陈明轩 ;
高峰 ;
王迎春 .
大气科学 , 2015, (01) :100-124
[3]   中国大陆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 [J].
宇如聪 ;
李建 ;
陈昊明 ;
原韦华 .
气象学报, 2014, 72 (05) :948-968
[4]   北京“7.21”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的模拟及演变特征分析 [J].
周玉淑 ;
刘璐 ;
朱科锋 ;
李建通 .
大气科学, 2014, (05) :885-896
[5]   北京城区近地面比湿和风场时空分布特征 [J].
窦晶晶 ;
王迎春 ;
苗世光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05) :559-569
[6]   北京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及城市效应分析 [J].
郑祚芳 ;
高华 ;
王在文 ;
李青春 .
高原气象 , 2014, (02) :522-529
[7]   中国东部夏季持续性降水日变化在淮河南北的差异分析 [J].
原韦华 ;
宇如聪 ;
傅云飞 .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 (03) :752-759
[8]   北京地区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的质量分析 [J].
杨萍 ;
刘伟东 .
气象科技进展, 2013, (06) :27-34
[9]   北京地区大气污染分布的“南北两重天”现象 [J].
董芬 ;
王喜全 ;
王自发 ;
晏平仲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1) :63-70
[10]   1961~2004年海河流域夏季逐时降水变化趋势 [J].
殷水清 ;
高歌 ;
李维京 ;
CHEN DeLiang ;
郝立生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02) :25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