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9年中国西北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演变特征

被引:31
作者
陈少勇 [1 ,2 ]
王劲松 [1 ]
任燕 [3 ]
乔立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4] 白银市气象局
[5] 部队中心气象台
[6] 不详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极端低温;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5个测站1961-2009年历年逐日地面最低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子波分析、功率谱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9年中国西北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极端低温的低值主要出现在北疆和青海高原,这些地方的阈值在-20℃以下;(2)西北地区年极端低温频率以-3.7d.(10a)-1的速率显著下降,大多数地方则以3~5d.(10a)-1的速率显著下降,突变出现在1985年,低温频数有显著的3年周期。(3)西北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介于-49.8~-8.6℃之间,最低值出现在新疆的富蕴。低温强度与极端低温在地域上有相同的分布,极端低温越强,持续的日数就越多;极端低温频发的时段也是低温最强的时段,气候变暖导致极端低温事件减少,强度减弱。(4)环流特征量分析表明,新疆极端低温与纬向环流、极涡特征量和大西洋欧洲环流型有关,而其余地方主要与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度场有关。合成分析表明,极涡偏于东半球,极区为正距平,中纬度为带状负距平,新疆脊偏西,东亚大槽深厚,中国西北地区处于新疆脊前,西北气流强,易出现低温天气;乌拉尔山低槽、新疆脊和东亚大槽中高层位置稳定,大气为准正压状态,在新疆脊控制下,西北地区不利于产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天气。
引用
收藏
页码:1266 / 12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江苏省近45a极端气候的变化特征 [J].
潘敖大 ;
范苏丹 ;
陈海山 .
气象科学, 2010, 30 (01) :87-92
[2]   河西走廊东部高温天气成因分析及预报研究 [J].
李玲萍 ;
李岩瑛 ;
钱莉 ;
罗小玲 .
干旱区研究, 2010, (01) :142-147
[3]   乌鲁木齐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化的联系 [J].
杨霞 ;
赵逸舟 ;
李圆圆 ;
赵克明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6) :867-873
[4]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J].
陈少勇 ;
郭江勇 ;
郭忠祥 ;
高蓉 ;
石圆圆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3) :364-372
[5]   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 [J].
王劲松 ;
陈发虎 ;
张强 ;
靳立亚 ;
李静 ;
金明 ;
陈建徽 .
高原气象 , 2008, (05) :1035-1045
[6]   近半个世纪辽宁省气温、降水极值特征分析 [J].
龚强 ;
汪宏宇 ;
李辑 ;
张运福 .
高原气象, 2008, (04) :830-837
[7]   1955—2005年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 [J].
张宁 ;
孙照渤 ;
曾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123-128
[8]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J].
胡宜昌 ;
董文杰 ;
何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0) :1066-1075
[9]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J].
杨金虎 ;
沈永平 ;
王鹏祥 ;
杨启国 .
冰川冻土, 2007, (04) :536-542
[10]   全球变暖加剧对极端气候概率影响的初步探讨 [J].
刘吉峰 ;
丁裕国 ;
江志红 .
高原气象, 2007, (04) :837-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