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2号模型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张代钧
卢培利
严晨敏
龙腾锐
机构
[1]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
[2] 重庆大学城市与环境工程学院 重庆
[3]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重庆
关键词
活性污泥2号模型; 活性污泥法; 生物脱氮除磷改造;
D O I
10.13671/j.hjkxxb.2003.03.009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利用自行开发的活性污泥 2号模型ASMNO .2计算机模拟程序对重庆市某污水厂三种脱氮除磷改造方案 (A O ,A2 O ,倒置A2 O)进行了模拟研究 ,寻求了每一种方案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 .结果表明 :(1)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 4控制为缺氧而形成A O工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5 8.6 % ,提高 2 4个百分点 ,TP基本不受影响 ;(2 )将现有曝气池前端 12 %控制为厌氧区 ,2 4 %控制为缺氧区 ,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 0 .10mg L ,混合液内回流比为 10 0 % ,可以使TN去除率达到 6 2 .1% ,提高约 2 8个百分点 ,TP去除率达到 78.3% ,提高 37个百分点 ;(3)倒置A2 O工艺与常规A2 O工艺的出水水质基本相当 ,但倒置A2 O工艺在工程实践中更易于实现 ;(4)三种工艺出水COD和氨氮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应用中的参数校核 [J].
卢培利 ;
张代钧 ;
严晨敏 ;
刘颖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5) :13-14+37
[2]   传统活性污泥法COD去除及脱氮改造的模拟 [J].
张代钧 ;
卢培利 ;
陈丹琴 ;
刘颖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448-453
[3]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J].
卢培利 ;
张代钧 ;
刘颖 ;
王飞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109-114
[4]   简易改造城市污水厂的脱氮除磷新工艺 [J].
高廷耀 ;
周增炎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324-327
[5]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J]. 毕学军,高廷耀.上海环境科学. 1999(01)
[6]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脱氮除磷研究[J]. 毕学军,高廷耀.上海环境科学. 1999 (01)
[7]   活性污泥法2号模型(ASM2)简介 [J].
吴俊奇 ;
汪慧贞 .
给水排水, 1998, (06) :13-18
[8]   生物处理动力学参数测定研究 [J].
黄勇,杨铨大,王宝贞,聂梅生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2) :123-127
[9]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J].
黄勇 ;
杨铨大 ;
王宝贞 ;
聂梅生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4)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