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气候格局的环流背景:ENSO态的不确定性分析与再重建

被引:20
作者
谭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近千年; ENSO; 环流背景; 气候格局; 西太副高; 石笋δ18O; 环流重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全球增温在最近10余年是否停滞这个问题,引起了包括IPCC的广大气候研究科学共同体的关注.一些作者将停滞归因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动即海气环流的重组,由此对近千年气候变化的环流背景重建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综观对近千年海洋-大气环流变化的分析及其与区域气候格局关系的结论,各家众说纷纭,以致矛盾重重,给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认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近10年来高精度U-Th定年的石笋氧同位素比值(δ18O)序列为中晚更新世古气候研究提供了较为精确的年代框架,其间中国作者无一例外将中国石笋δ18O作夏季风指标解释,这种解释反映在气候学家的应用和模型中就成了降水要素.但事实是,所有这些记录在低频趋势变化上具有很大的共同性,而多数序列不能被器测降水记录所校准,这样就更增加了中国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研究架构的不确定性.因此,尽早厘清矛盾的由来,并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是当今气候科学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本文在分析证明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意义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新的环流代用指标:集成中国石笋δ18O序列重建近千年热带太平洋纬向海温梯度即大尺度ENSO态,进而推测现代与中世纪虽然同为暖期,却出现了不同的环流重组,这个推论可以得到更长的末次盛冰期以来记录的支持.换言之,中国石笋δ18O低频趋势大区域一致的归因分析表明,ENSO态从不同时间尺度(从年际到百年以至更长尺度)控制了中国季风区气候变化,而其中重要的环流桥梁是西太副高,即西太副高本身除了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外,还具有更长时间尺度的环流模态.比如,我们可以讨论西太副高在整个全新世即半个岁差的变化.这些讨论也许不仅仅对于古气候,而且对于现代气候研究也不无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7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8 条
[61]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J].
吴国雄 ;
刘屹岷 ;
刘平 .
气象学报, 1999, (03) :2-8
[62]   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1999, (03) :315-320
[63]   高分辨率洞穴石笋稳定同位素应用之一——京津地区500a来的气候变化——δ18O记录 [J].
李红春 ;
顾德隆 ;
LowelD.Stott ;
陈文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2) :181-186
[64]   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 [J].
张德二 ;
刘传志 ;
江剑民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1-11
[65]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66]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
[67]   副热带高压结构及其同大气环流有关若干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余志豪 .
气象学报, 1962, (S1) :339-359
[68]  
Estimating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 SST Variability over the Past Millennium. Part II: Reconstructions and Implications[J] . Emile-Geay,Julien,Cobb,Kimberly M,Mann,Michael E,Wittenberg,Andrew T.Journal of Climate . 2013 (7)
[69]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xtrema in the Holocene and Last Glacial Maximum[J] . Athanasios Koutavas,Stephan Joanides.Paleoceanography . 2012 (4)
[70]   Simul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with the MPI Earth System Model [J].
Man, Wenmin ;
Zhou, Tianjun ;
Jungclaus, Johann H. .
JOURNAL OF CLIMATE, 2012, 25 (22) :7852-7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