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生态理念的农村居民点再利用研究

被引:7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张红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居民点再利用; 生态理念; 再利用评价; 农村; 湖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中国农村地区现行的居民点再利用模式单一,部分地区出现复垦地二次抛荒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依旧严峻。本研究通过引入生态理念,将生态用地作为居民点再利用新方向,建立考虑人地多因素的再利用评价体系,得出再利用优先方向,以期减少耕地闲置、改善生态环境,并以湖北省房县为研究区,以耕地和林地为例,通过改进型TOPSIS法和综合打分法对比研究,给出该地400余块农村居民点土地再利用建议。结果表明:房县潜在可再利用居民点具有明显区位特征,土地总体规模不断下降;过半居民点地块被评价为"非耕"类型,不同评价方法下"宜耕"地块规模差异显著。研究指出:评价体系适合微观层面地块宜耕性的判别,有继续扩展影响因子维度、丰富评价结果多样性的空间;过去"复垦优先"模式不合理,再利用评价显得迫在眉睫,可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方法设置各类土地规模,尝试融合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的流程与指标;下一步需考虑居民点再利用实施中的影响因素,建立贯穿再利用全过程的框架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38 / 12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基于LESA的城市边缘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J].
边振兴 ;
刘琳琳 ;
王秋兵 ;
钱凤魁 ;
康萌 ;
杨子娇 ;
朱瑞雪 .
资源科学, 2015, 37 (11) :2172-2178
[2]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谢高地 ;
张彩霞 ;
张昌顺 ;
肖玉 ;
鲁春霞 .
资源科学, 2015, 37 (09) :1740-1746
[3]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利益分配——以陕西省东樊村为例 [J].
赵茜宇 ;
张占录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376-1383
[4]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J].
郭杰 ;
包倩 ;
欧名豪 ;
刘洋 ;
赵海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52-58
[5]   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研究——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 [J].
余名星 ;
吴郁玲 ;
周勇 ;
袁佳宇 ;
黄丹 ;
冯忠垒 .
经济地理, 2014, 34 (09) :137-141+157
[6]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居民点整理时序确定 [J].
谢保鹏 ;
朱道林 ;
蒋毓琪 ;
徐思超 ;
孙丕苓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4) :289-297
[7]   基于共生理论的村域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与实现 [J].
王成 ;
费智慧 ;
叶琴丽 ;
张玉英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3) :205-214+294
[8]   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 [J].
冯应斌 ;
杨庆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175-182
[9]   都市山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行性研究——基于土地覆被与耕地利用的视角 [J].
朱凤凯 ;
张凤荣 ;
朱泰峰 ;
李灿 ;
高阳 .
资源科学, 2013, 35 (07) :1398-1406
[10]   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规律研究 [J].
赵微 ;
闵敏 ;
李俊鹏 .
资源科学, 2013, 35 (07) :1415-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