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研究——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

被引:4
作者
余名星 [1 ]
吴郁玲 [1 ]
周勇 [1 ]
袁佳宇 [1 ]
黄丹 [1 ]
冯忠垒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环境与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挂钩能力指数; 山区; 通山县;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4.09.05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湖北省通山县为例,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限制性因素的分析,利用综合修正法测算了农村居民点的现实整理潜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挂钩能力指数模型,根据各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力将其划分为优先挂钩区、重点挂钩区和限制挂钩区,并对通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布局,以期切实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157 +1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基于村尺度的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整理时序研究 [J].
杨俊 ;
王占岐 ;
邹利林 ;
侯现慧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50-157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评价与研究展望 [J].
任平 ;
周介铭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05) :97-102
[4]   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布局优化——以彭水县保家镇为例 [J].
刘明皓 ;
戴志中 ;
邱道持 ;
刘建民 ;
郝威 .
经济地理, 2011, 31 (03) :476-482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J].
易小燕 ;
陈印军 ;
肖碧林 ;
李倩倩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1) :10-13+23
[6]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与“挂钩”分区研究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姜广辉 ;
李乐 ;
宋伟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134-142
[7]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 [J].
宋伟 ;
陈百明 ;
姜广辉 .
经济地理, 2010, 30 (11) :1871-1877
[8]   滁州市南谯区农村居民点土地置换潜力测算 [J].
张兴榆 ;
黄贤金 ;
王锐 ;
钟太洋 ;
高敏燕 ;
赵成胜 .
资源科学, 2010, 32 (03) :557-563
[9]   基于建设适宜性分区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选择——以常熟市为例 [J].
金志丰 ;
陆效平 ;
陈江龙 ;
严长清 ;
朱华燕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3) :36-41
[1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J].
曹绍甲 ;
李显书 .
法制与社会, 2009, (28) :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