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紫苏花岗岩中残晶相矿物的发现及紫苏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被引:6
作者
苏尚国
邓晋福
梁凤华
周珣若
顾德林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紫苏花岗岩; 残晶相; 形成过程; 山东沂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山东沂水地区紫苏花岗岩主要有 3种类型 ,分别为紫苏花岗闪长岩、紫苏石榴花岗闪长岩和紫苏奥长花岗岩。紫苏花岗岩中普遍存在有熔体交代结构 ,主要由残晶相矿物和结晶相矿物组成。对紫苏花岗岩及变质表壳中流体包裹体产状、成分的研究发现 ,富CO2 流体包裹体和富N2 流体包裹体均来自地幔深部。紫苏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如下 :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使本区经历了第一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地幔富CO2 流体包裹体的存在使系统a(H2 O)很低 (a(H2 O) =0 .1~ 0 .3)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没有产生熔融作用。幔源岩浆活动的逐渐停止 ,该区又经历了近等压降温的第二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此时 ,深源富CO2 流体作用减弱 ,水的活度增加 ,a(H2 O) =0 .6 5~ 0 .75 ,从而产生岩浆 ,新生岩浆对早期形成的变质矿物进行熔蚀交代作用 ,使早期形成的难熔变质矿物如紫苏辉石、石榴石、单斜辉石等呈残晶相 ,随着温度的降低岩浆基本在原地半原地结晶形成紫苏花岗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山东沂水紫苏花岗岩特征、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J].
苏尚国 ;
顾德林 ;
朱更新 .
地球科学, 1999, (01) :59-64
[2]   山东省沂水汞丹山地块与深熔作用有关的变质流体 [J].
沈昆 ;
沈其韩 ;
徐惠芬 ;
耿元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8, (03) :2-14
[3]   山东省沂水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J].
苏尚国 ;
顾德林 ;
朱更新 .
岩石学报, 1997, (03) :60-63+65-66+68-74
[4]   粤西云开前寒武纪基底麻粒岩、紫苏花岗岩放射性元素分布特征与岩石成因讨论 [J].
周汉文 ;
游振东 ;
钟增球 ;
韩郁菁 .
地球科学, 1996, (05) :75-81
[5]   粤西云炉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的主要特点和成因讨论 [J].
陈斌,庄育勋 .
岩石学报, 1994, (02) :139-150
[6]   冀东太平寨紫苏花岗岩类深熔成因的矿物标志 [J].
赵国春 ;
贺同兴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2) :143-150+212
[7]  
山东沂水杂岩的组成与地质演化.[M].沈其韩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8]  
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M].程裕淇主编;.地质出版社.1998,
[9]  
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M].沈其韩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