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与新生代富碱斑岩体(脉)有关的金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被引:10
作者
武玉海
葛良胜
邢俊兵
邹依林
郭晓东
李振华
机构
[1]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2]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河北廊坊
[3] 河北廊坊
关键词
成矿模式; 金矿床; 滇西北地区; 喜山期; 富碱斑岩体(脉); (近)EW向隐伏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滇西北地区与富碱岩体(脉)有关的金矿床受控于喜山期区域近EW向隐伏构造,体现出成岩成矿构造控制一体化的特征。研究表明,富碱岩浆源于深部的壳幔混合层,是地幔富碱质流体经由深大断裂上升并激发源区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生成于经长期板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但不稳定的陆块内部。成矿流体亦主要源于地幔,矿质则地幔与岩浆源区兼而有之,流体致浆、岩浆形成之后的分异演化及至侵入就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含矿流体与岩浆从相伴、相融、上升到分离、流体中矿质不断聚集从而演变成含矿热液并最终成矿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J].
葛良胜 ;
邹依林 ;
李振华 ;
郭晓东 ;
邢俊兵 ;
张晓辉 .
地质与勘探, 2002, (05) :11-17
[2]   滇西北地区富碱岩体(脉)地质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J].
葛良胜 ;
邹依林 ;
邢俊兵 ;
李振华 ;
郭晓东 ;
张学军 .
矿产与地质, 2002, (03) :147-153
[3]   云南北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J].
葛良胜 ;
郭晓东 ;
邹依林 ;
李振华 ;
张晓辉 .
地质找矿论丛, 2002, (01) :32-40+46
[4]   中甸弧碰撞造山作用和岩浆成矿系统 [J].
杨岳清 ;
侯增谦 ;
黄典豪 ;
曲晓明 .
地球学报, 2002, (01) :17-24
[5]  
富碱侵入岩与金成矿关系:云南省姚安金矿床成矿流体形成演化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证据[J]. 毕献武,胡瑞忠,D.H.Cornell.地球化学. 2001(03)
[6]   幔-壳地球化学演化和岩浆期后金属富集成矿的历程 [J].
岑况 .
地学前缘, 1999, (02) :182-190
[7]   滇西北地区(近)东西向隐伏构造带的存在及证据 [J].
葛良胜 ;
杨嘉禾 ;
郭晓东 ;
邹依林 ;
陈树新 ;
张晓辉 .
云南地质, 1999, (02) :153-165
[8]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J].
邓万明 ;
黄萱 ;
钟大赉 .
地质科学, 1998, (04) :31-44
[9]   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 [J].
葛良胜 ;
郭晓东 ;
邹依林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2) :18-28
[10]   岩浆体系演化中金的性状——兼论岩浆岩与金矿的关系 [J].
葛良胜 .
黄金地质, 1995, (03)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