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的探索及启示

被引:2
作者
李维明
高世楫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合组织; 核算框架; 主要结论;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硬性约束背景下,采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来测度评价一个经济体的增长质量更为科学。本文对经合组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框架和主要结论进行了系统介绍。结果显示:在过去20余年间,许多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而BRIICS国家则在更大程度上依靠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消耗或重污染产业的国家,生产率贡献往往被高估,而注重投资于资源高效利用或致力于污染减排的国家,生产率贡献则被低估。鉴于多数经合组织国家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其经济增速应被调高,反之则应被调低。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密切关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完善相关统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收入差距对中国城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285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的证据 [J].
王凯风 ;
吴超林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2) :49-57
[2]  
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与OECD国家的数据[J]. 李占风,赵琼.数量经济研究. 2017(02)
[3]   节能减排与中国绿色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J].
王兵 ;
刘光天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57-69
[4]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匡远凤 ;
彭代彦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62-74
[5]   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 [J].
胡晓珍 ;
杨龙 .
财经研究, 2011, 37 (04) :123-134
[6]   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解释(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0, 45 (11) :21-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