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大风的次天气尺度环流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15
作者
梁军 [1 ]
张胜军 [2 ]
朱晶 [1 ]
赵雅轩 [2 ]
机构
[1] 大连市气象台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次天气尺度; 大风; 黄、渤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3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2008年12月出现在黄、渤海的一次大风过程,采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对大风期间的次天气尺度特征及其与天气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渤海大风区的次天气尺度环流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这种波动结构的维持与否和大风期间的天气尺度背景密切相关。黄、渤海位于高空槽前,波动结构维持,该区域从次天气尺度系统获得正涡度和动能,气旋发展,大风形成。中纬度斜压带东南移至黄、渤海上空,波动结构遭到破坏,消耗次天气尺度系统涡度,气旋减弱,但低层大气仍获得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大风维持。在与高空槽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虽然次天气尺度环流有不同的分布特征,但低层大气若获得次天气尺度动能,则有利于动能输入地区的风速增幅和大风持续,若消耗次天气尺度系统动能,大风停止。次天气尺度动能大值区主要在850hPa以下的低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渤海湾海风锋与雷暴天气 [J].
王彦 ;
于莉莉 ;
朱男男 ;
汪靖 .
高原气象 , 2011, (01) :245-251
[2]   大连地区一次区域暴雪的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 [J].
梁军 ;
张胜军 ;
王树雄 ;
张彩凤 ;
黄振 .
高原气象 , 2010, (03) :744-754
[3]   渤海海峡大风的气候特征分析 [J].
高瑞华 ;
王式功 ;
张孝峰 ;
宋洪盛 ;
高慧 ;
臧克民 .
海洋预报, 2008, (03) :7-15
[4]   渤海秋冬季偏北大风海陆风力差异的研究 [J].
赵强 ;
刘大刚 ;
李杰 .
中国航海, 2008, (02) :197-201
[5]   中国东南近海秋末冬初一次强冷空气大风过程分析 [J].
李庆 ;
马卫民 ;
张学礼 .
海洋预报, 2007, (03) :83-89
[6]   02年秋东海海域三次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J].
马卫民 ;
周建军 ;
荣毅 .
海洋预报, 2005, (01) :99-104
[7]   一次引发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快速发展气旋的诊断研究 [J].
赵琳娜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4, (05) :722-735
[8]   渤海秋末初冬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张晓慧 ;
盛立芳 ;
张红岩 .
海洋预报, 2004, (03) :51-56
[9]   登陆热带气旋维持的次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J].
李英 ;
陈联寿 ;
徐祥德 .
气象学报, 2004, (03) :257-268
[10]   引发北方沙尘暴天气快速发展气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赵琳娜 ;
赵思雄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1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