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海风锋与雷暴天气

被引:32
作者
王彦 [1 ,2 ,3 ]
于莉莉 [2 ]
朱男男 [2 ]
汪靖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天津市气象台
[5] 北京城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6] 不详
关键词
雷达回波特征; 渤海湾海风锋; 雷暴天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6 [雷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2008年6~9月共56次渤海湾海风锋天气过程资料、255m高的气象铁塔资料及相应的自动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了渤海湾海风锋的气候特征,包括渤海湾海风锋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海风锋触发形成雷暴天气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6~9月雷达共观测到渤海湾海风锋56次;每日海风锋的形成时间有所不同,最早形成时间是09:30(北京时,下同),最晚在16:00;维持时间也各有长短,最长维持时间为6.5 h,最短的仅1 h;伸展到内陆的一般距离为70~80 km,最远距离达120 km,高度一般为1.5 km,最高为2.0 km。同时,结合2002-2007年典型的海风锋天气个例分析表明,单一海风锋由于水平范围小,垂直厚度最高为2 km,一般不能形成雷暴天气。但是,当它与西边很弱的冷锋形成一定角度(30°90°)碰撞时,在碰撞的交叉处能够形成雷暴天气;当海风锋与其它系统呈追赶碰撞时,一般不能形成雷暴天气;当海风锋与其它系统平行碰撞时,有时雷暴加强,有时雷暴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强龙卷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与预警研究
    郑媛媛
    朱红芳
    方翔
    张雪晨
    方翀
    姚晨
    郝莹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 617 - 625
  • [2] “碧利斯”与“圣帕”引发湘东南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对比分析
    黄小玉
    胡文东
    孙弘
    姚蓉
    石喜民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 626 - 633
  • [3] 北京地区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特征分析
    廖晓农
    俞小鼎
    王迎春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350 - 1362
  • [4] VIL和VIL密度在冰雹云判据中的应用
    刁秀广
    朱君鉴
    黄秀韶
    杨传凤
    刘志红
    耿力
    [J]. 高原气象 , 2008, (05) : 1131 - 1139
  • [5] 雷达观测的渤海湾海陆风辐合线与自动站资料的对比分析
    卢焕珍
    赵玉洁
    俞小鼎
    冯金湖
    [J]. 气象, 2008, (09) : 57 - 64+130
  • [6] 一次典型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姚叶青
    俞小鼎
    张义军
    程华
    魏鸣
    李劲
    [J]. 高原气象, 2008, (02) : 373 - 381
  • [7] 一次强对流风暴含水量的雷达反演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于华英
    牛生杰
    梁明珠
    魏鸣
    顾松山
    [J]. 高原气象, 2007, (05) : 1112 - 1118
  • [8] 陕西两次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
    刘勇
    王楠
    刘黎平
    [J]. 高原气象, 2007, (02) : 380 - 387
  • [9] 渤海湾海风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王彦
    李胜山
    郭立
    冯金湖
    王庆元
    东高红
    [J]. 气象, 2006, (12) : 23 - 27+137+28
  • [10] 安徽一次强烈龙卷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
    俞小鼎
    郑媛媛
    张爱民
    姚叶青
    方翀
    [J]. 高原气象 , 2006, (05) : 914 -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