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漠南蒙古耕地数字性质考释——以热察绥地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田砚宇
何凡能
葛全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漠南蒙古; 热察绥; 清代; 耕地数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以热察绥地区为代表的清代漠南蒙古耕地统计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受到土地产权制度的影响,当地的耕地统计是一种制度性的不完全统计。由于政区建置时间较晚,本地土地数字较少受到"原额"的束缚,亩制也相对简单。大部分地区在较长时间内使用的是240弓的标准清亩,部分地区在清末使用360弓大亩。当地的耕地数字不仅是征税的依据,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M].赵令志著;.民族出版社.2001,
  • [2]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葛剑雄译;何炳棣著;.三联书店.2000,
  • [3] 中国土地资源.[M].李元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 [4] 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M].赵冈等 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 [5] 清代土地开垦史资料汇编.[M].彭雨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 [6] 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M].何炳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 [7] 中国农业的发展.[M].(美)珀金斯(D.H.Perkins)著;宋海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 [10] 过去300年中国部分省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葛全胜
    戴君虎
    何凡能
    郑景云
    满志敏
    赵赟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8) : 43 - 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