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被引:63
作者
胡玮 [1 ,2 ]
严昌荣 [1 ,2 ]
李迎春 [1 ,3 ]
刘勤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
[2]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3]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小麦; 生育期; 气候变化; 灌溉需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华北4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冬小麦的生育期数据和气象资料,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区域冬小麦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结果表明:(1)过去30a来,华北地区冬小麦播种期和出苗期均有推迟趋势,且高纬度站点的变化趋势明显,其他生育期则呈提前趋势,而冬小麦全生育期表现为缩短;(2)华北冬小麦灌溉需水量在空间上从北到南、自东向西逐渐递减趋势;在时间上,东西部地区灌溉需水量变化趋势相反,东部地区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西部地区呈减小趋势;(3)冬小麦生育阶段的灌溉需水量变化不相同,播种—出苗、拔节—抽穗和抽穗—乳熟期灌溉需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而出苗—拔节和乳熟—成熟期则表现为增加趋势。就冬小麦整个生育期而言,华北西部地区灌溉需水量(北京密云站和石家庄栾城站)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6.72mm/10a和8.3mm/10a;而华北东部地区(天津宝坻站和邢台南宫站)的趋势正好相反,分别增加2.6mm/10a和7.08mm/10a。6个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的年际波动程度依次为:播种—出苗期>乳熟—成熟期>抽穗—乳熟期>拔节—抽穗期>出苗—拔节期>播种—成熟期;(4)气象要素对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较复杂,其中灌溉需水量同有效降水量、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且相关关系极显著,与生育期长度存在微负相关关系,与日照时数、平均温度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影响各生育阶段灌溉需水量的气象要素也存在差异,主要包括有效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367 / 23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北方春小麦生育期变化的区域差异性与气候适应性 [J].
俄有浩 ;
霍治国 ;
马玉平 ;
徐芸皎 .
生态学报, 2013, 33 (19) :6295-6302
[2]   气候变化下长江中下游水稻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J].
王卫光 ;
彭世彰 ;
孙风朝 ;
邢万秋 ;
罗玉峰 ;
徐俊增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 (05) :656-664
[3]   河北省农作物发育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J].
杨贤 ;
谷永利 ;
郝立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8) :124-129
[4]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杜加强 ;
舒俭民 ;
刘成程 ;
王丽霞 ;
郭扬 ;
张林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92-100
[5]   近50年东北玉米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旱涝时空变化 [J].
高晓容 ;
王春乙 ;
张继权 ;
薛绪掌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101-109
[6]   四川旱地作物水分盈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J].
张顺谦 ;
邓彪 ;
杨云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105-111
[7]   中国冬小麦种植区光热资源及其配比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王斌 ;
顾蕴倩 ;
刘雪 ;
罗卫红 ;
戴剑锋 ;
张巍 ;
亓春杰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2) :228-238
[8]   1961-200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需水量的变化特征 [J].
李勇 ;
杨晓光 ;
叶清 ;
黄晚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75-183
[9]   青藏高原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定量分析(英文) [J].
刘小莽 ;
郑红星 ;
张明华 ;
刘昌明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 (04) :594-608
[10]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J].
杨建莹 ;
梅旭荣 ;
刘勤 ;
严昌荣 ;
何文清 ;
刘恩科 ;
刘爽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1, (06) :62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