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吡咯类化合物探讨彩南油田油气运移——以彩南油田东块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为例

被引:10
作者
王传刚
王铁冠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
[3] 北京 
关键词
吡咯化合物; 油气运移; 侏罗系西山窑组; 彩南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因其结构类型不同而具有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不失为一种研究油气运移方向的有效手段。彩南油田东区块西山窑组油藏原油属于同一组群类型,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组成以烷基咔唑为主,苯并咔唑含量低,烷基咔唑中又以C2-咔唑和C3-咔唑为主。对吡咯类运移分馏效应参数的分析表明,彩南油田东区块主要有西方、北方两个原油充注方向,油藏内部断裂对成藏过程起了重要的通道作用。白家海凸起西方的东道海子北凹陷侏罗系煤系地层可能是主要烃源灶,但也不排除凸起南方的阜康凹陷及其北斜坡供烃的可能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40 / 7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彩南油田油气成因及勘探方向 [J].
王屿涛,兰文芳 .
新疆石油地质, 1994, (01) :30-36
[2]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北缘斜坡区原油成因分析 [J].
王绪龙 ;
康素芳 .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2) :32-36+93-94
[3]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湖相原油与烃源岩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J].
丁安娜 ;
惠荣耀 ;
张中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15-20+97
[4]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新疆轮南油田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张水昌 .
地质学报, 2000, (01) :85-93
[5]   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族(组)群类型的认识 [J].
王传刚 ;
王铁冠 ;
陈建平 ;
石新璞 ;
向书政 ;
靳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