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盆地动力学演化

被引:34
作者
吴伯林
徐高中
李卫红
龚斌利
张复新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研究所
关键词
地浸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盆地动力学演化; 吐哈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吐哈盆地气候、地貌景观、地下水动力学、大地构造及构造、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含矿目的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认为吐哈盆地北部与南部(艾丁湖斜坡带、了南凹陷、南湖凹陷等)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与盆地南北动力学演化的差异有关。依据盆地构造沉降、构造层序、受板块运动影响等特征,认为盆地构造演化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三演化阶段(C—T)挤压型前陆盆地沉积阶段奠定了盆地南北构造演化差异的基础,对中新生代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影响深远;第四阶段(J—K)弱伸展型断陷盆地阶段为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第五阶段新生代挤压型前陆盆地阶段(E—Q)为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富集提供了充分的外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杨兴科 ;
王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07-313
[2]   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权志高 ;
李占双 .
地质论评, 2002, (04) :430-436
[3]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构造特征 [J].
赵文智 ;
袁非 ;
曾晓明 .
石油学报, 1992, (03) :9-18+8
[4]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与含油气系统旋回.[M].何登发;赵文智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5]  
东天山构造演化与成矿.[M].马瑞士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6]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7]  
现代地质学研究文集.[M].李清波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  
天山山体演化.[M].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编.科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