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物量及氮积累量的植被指数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吴亚鹏
贺利
王洋洋
刘北城
王永华
郭天财
冯伟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冬小麦; 高光谱遥感; 植被指数; 产量; 动态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小麦生长状况,依据监测结果适时促控,可提高产量。本研究以高产小麦品种周麦27为试验材料,在不同试验地点设置了水氮耦合的大田试验,筛选出了适宜监测冬小麦地上部氮积累量和生物量的植被指数,并构建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优选植被指数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的水氮耦合模式显著影响小麦冠层光谱变化,在350~700nm和750~900nm表现相反的反应特征;(2)对2个农学生长指标反应敏感且兼容性好的植被指数主要有修正型红边比率(mRER)、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825,735)]、红边叶绿素指数(CIred-edge)和归一化差异光谱指数(NDSI),其与产量间相关性较好的时期为拔节至灌浆中期;(3)双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植被指数的动态变化,高产和超高产水平下拟合精度较高(R2>0.82),而低产水平下相对较低(R2=0.608~0.736)。比较而言,CIred-edge和SAVI (825, 735)用于评价小麦长势较为适宜。研究结果对作物因地定产、以苗管理、分类促控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38 / 124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冬小麦生物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J].
贺佳 ;
刘冰峰 ;
郭燕 ;
王来刚 ;
郑国清 ;
李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 (02) :313-323
[2]  
Monitoring of winter wheat distribution and phenological phases based on MODIS time-series: A case study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J]. CHU Lin,LIU Qing-sheng,HUANG Chong,LIU Gao-huan.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6(10)
[3]   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玉米产量预测研究 [J].
黄楠 ;
王强 ;
王鹏 ;
张国庆 ;
刘凌菲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02) :130-132
[4]   冬小麦生物量卫星遥感估测研究 [J].
庄东英 ;
李卫国 ;
武立权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10) :158-162
[5]  
稻麦适宜氮素营养指标动态的模型设计[J]. 曹静,刘小军,汤亮,曹卫星,朱艳.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6]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综述 [J].
马波 ;
田军仓 .
节水灌溉, 2010, (02) :1-5
[7]   基于水稻生长模型的气象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 [J].
帅细强 ;
王石立 ;
马玉平 ;
李迎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71-81
[8]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籽粒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J].
冯伟 ;
朱艳 ;
田永超 ;
姚霞 ;
郭天财 ;
曹卫星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6) :1076-1084
[9]   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J].
王绍中 ;
季书勤 ;
张德奇 ;
李秀民 ;
吕平安 .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10) :19-26
[10]   遥感和生长模型相结合的小麦长势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李卫国 ;
赵春江 ;
王纪华 ;
刘良云 .
国土资源遥感, 2007, (0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