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20
作者
许忠淮
徐国庆
吴少武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北京
[2]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上海
[3] 江苏省地震局!中国南京
关键词
东海地区; 构造应力场; 孔壁崩落; 震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1 [地震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分析了东海东南部地区5 口3 000 余米深、井径测井段千余米至两千米长的钻孔孔壁崩落特征, 结合以前分析过的另外11 口深钻孔的孔壁崩落特征, 推断出东海地区的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SW 向, 水平差应力不强. 分析了冲绳海槽和琉球岛弧地区1977~1998年中心地震矩张量解的P, T轴方位分布. 结果表明, 冲绳海槽地区的P轴方向多为NE-SW向, 与海槽延伸方向一致. 海槽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的T轴方向为NE-SW 向, 与海槽延伸方向垂直. 这些特征说明, 菲律宾海板块对东海地区的水平作用并不是挤压, 而是拉张. 利用二维弹性有限元模拟法研究了东海地区现代应力场的成因.结果表明, 东海地区应力场和台湾地区的强烈北西向挤压与琉球岛弧的弧后扩张有关. 东海地区水平差应力不强可能是该地区强地震少的动力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5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黄海和东海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的研究 [J].
许忠淮 ;
吴少武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6) :773-781
[2]   我国部分早期震源机制解答的重新测定 [J].
许忠淮,汪素云,高阿甲,郭瑛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4, (05) :1-9
[3]   利用钻孔崩落研究中原油田的构造应力场 [J].
黄雨蕊,许忠淮,高阿甲,谭廷栋 .
地震学报, 1994, (02) :195-203
[4]   用钻孔崩落法研究冀中坳陷水平主应力方向 [J].
俞言祥,许忠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2) :48-55+121
[5]   根据观测的应力方向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反演板块边界作用力附视频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俞言祥 .
地震学报, 1992, (04) :446-455+525
[6]   中国海区及其邻域的原地应力状态 [J].
高建理 ;
丁健民 ;
梁国平 ;
夏大荒 ;
郭启良 .
地震学报, 1992, (01) :17-28+130
[7]   用钻孔崩落推断四川盆地的水平主应力方向 [J].
高阿甲 ;
许忠淮 ;
陈家庚 .
地震学报, 1990, (02) :140-147+225
[8]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36-647
[9]   黄海、东海及邻区的地震构造应力场 [J].
汪素云 ;
许忠淮 ;
葛民 .
中国地震, 1987, (03)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