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震带的北西向和东西向地震活动带

被引:5
作者
武烈
机构
[1] 山西省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活动带; 西向; 山西地震带; 东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历史上M≥5级的地震和有台网记录以来的弱震,其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得出山西地震带上有三条明显的北西向和一条东西向地震活动带,和北北东向主体带斜交,形成网状结构。四条地震活动带和地质构造带,地球物理场变异带吻合,最长者达450公里,这对研究山西地震带的细结构是有益的。 本文还对晋、冀、蒙交界处近年些所认为的地震活动空区提出了否定的意见,认为两条地震活动带的夹角地带是相对稳定的“长空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山西中部的地震活动及其意义 [J].
武烈 ;
郝增明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01) :68-74
[2]   中国东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的活动性及其应力场 [J].
李祖武 .
地震研究, 1983, (04) :635-650
[3]   中国东部活动断裂的现代构造运动 [J].
刘光勋 ;
马廷著 ;
黄佩玉 ;
王宋贤 .
地震地质, 1982, (04) :1-14
[4]   山西临汾古湖沉积中的史前地震遗迹 [J].
朱海之 ;
陈建英 ;
陈国顺 ;
王汝鹏 ;
杨天家 ;
李清真 .
地震学刊, 1982, (02) :36-44+49
[5]   唐山地震的震源机制 [J].
李钦祖 ;
张之立 ;
靳雅敏 ;
于新昌 ;
李志勇 .
地震地质, 1980, (04) :59-67
[6]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 [J].
邓起东 ;
王克鲁 ;
汪一鹏 ;
唐汉军 ;
吴裕文 ;
丁梦麟 .
地质科学, 1973, (01)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