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的空间关系异化: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振 [1 ]
杨建科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社区; 空间生产; 关系异化; 治理机制;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7.11.011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理解社区治理,关键在于探究其背后的空间治理关系。商品房社区空间存有三种类型的关系结构,包括基于产权管理的契约关系,基于法律规范的政社关系和基于日常交往的人际关系。现实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空间关系是由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共同支配的不平等关系,业主同自己所属社区空间的"物权与治权"成为一种异己的对象关系,即空间关系异化。资本的空间扩张、权力的空间干预和业主的空间失语是引发社区空间关系异化的根源。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应坚持"建管分离"原则,限制资本的空间扩张;以协商共治,规范权力的空间干预;以重建业主的空间话语,实现业主的治理权利。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空间的生产与城市的权利:理论、应用及其中国意义 [J].
孙小逸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3) :176-192+205
[3]   社会治理是系统的社会工程 [J].
王宏波 ;
张振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5 (03) :73-78
[4]   再造可治理的邻里空间——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分析 [J].
孙小逸 ;
黄荣贵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3) :118-126+143
[5]   熟悉的陌生人:行动精英间关系与业主共同行动 [J].
何艳玲 ;
钟佩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6) :21-45+242
[6]   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J].
张金娟 .
城市问题 , 2013, (07) :2-8
[7]   城市空间批判——从马克思主义到新马克思主义 [J].
范瑛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3, 4 (01) :181-193
[8]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9]  
房权政治[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吴晓林, 2016
[10]  
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戈特迪纳,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