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空间分布及集聚特征
被引:64
作者:
王遵伍
刘慧君
王莹
机构:
[1] 不详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艾滋病;
发病率;
流行趋势;
空间相关分析;
空间集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2005—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艾滋病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为制定区域化艾滋病防控策略和合理分配防治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的艾滋病发病数据,应用趋势性χ2检验和分级地图展示艾滋病发病率的流行趋势和空间分布,并运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发病率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特征。结果中国2005—2017年艾滋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分布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态势,部分地区呈现高低波动,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新疆,且由南向北、自西向东不断扩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值从0.022上升至0.386,表明艾滋病发病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且相关性越来越强。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艾滋病发病率仅在广西和河南呈现出"高–低"集聚特征;2008—2011年,在广西和云南呈现"高–高"集聚特征;2014—2017年,广西、云南、四川、重庆和贵州均成为"高–高"集聚区域。结论中国艾滋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更加明显,局域发病率高高集聚区域正在扩大,应重点防控艾滋病高发区域及其周围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593 / 159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