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疫情分布变化与人口流动性研究

被引:26
作者
丁启燕
杨振
周晴雨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艾滋病; 新发疫情; 人口流动;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2961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艾滋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传染病,随着全球流动性的增强,其空间蔓延速度越来越快。文章综合采用空间自相关、收敛性检验、主成分回归等方法探讨了中国2004―2014年艾滋病新发疫情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人口流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全国艾滋病发病数、发病率快速增长,新发疫情水平在总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空间分布格局和"西快、东慢、中部最慢"异速增长特征;2)各省区新发疫情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地理集聚趋势比较明显,在西南地区形成1处以广西、云南、贵州为中心的高发连片区,在西北、东北等地形成多处低发连片区;3)新发病数的时空变化存在一定收敛性,未来省际差异将不断缩小,发病率的省际差异则无趋同趋势;4)在控制区域经济水平、医疗资源禀赋等变量的条件下,区域人口流动强度与新发疫情同向变化,流出、流入人口的增多会推动发病水平的增加,完善人口流动管理是优化"防艾"策略的可行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538 / 5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2016年第3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 [J].
NCAIDS ;
NCSTD ;
China CDC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6, 22 (11) :849-849
[2]   HIV分子传播网络研究进展 [J].
黎裕雪云 ;
冯毅 ;
阮玉华 ;
邢辉 ;
梁浩 ;
邵一鸣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6, 22 (11) :940-942
[3]   利用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宏观因素对艾滋病疫情的影响 [J].
张亚慧 ;
张辉国 ;
胡锡健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6, 22 (10) :817-821
[4]   中国性病疫情的时空差异与经济驱动机制——以淋病、梅毒为例 [J].
杨振 ;
王念 ;
王宇 .
热带地理, 2016, 36 (05) :761-766
[5]   2013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空间积聚性分析 [J].
刘美玲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 (03) :360-363
[7]   户籍改革、人口流动与地区差距——基于异质性人口跨期流动模型的分析 [J].
朱江丽 ;
李子联 .
经济学(季刊), 2016, 15 (02) :797-816
[8]   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测度与空间格局 [J].
杨振 ;
江琪 ;
刘会敏 ;
王晓霞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48-153
[9]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戴色莺 ;
沈张伟 ;
范引光 ;
程晓莉 ;
叶冬青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 (12) :1282-1285
[1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我国艾滋病聚集性流行的空间分析 [J].
钱莎莎 ;
郭巍 ;
王丽艳 ;
秦倩倩 ;
丁正伟 ;
邢健男 ;
王璐 .
中国卫生统计 , 2014, (06) :1064-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