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被引:25
作者
贾大成
胡瑞忠
谢桂青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基性岩脉; 岩石地球化学; 陆内拉张带; 湘东北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湘东北中生代发育以辉绿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代表的基性岩脉,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煌斑岩类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岩浆源区特征,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基性岩脉形成于陆内拉张带的构造环境,岩浆活动未受到中生代大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基性岩脉在时、空及物质组成上与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基本一致,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拉张-减薄带的一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湘东北构造活化期花岗岩形成构造环境及成因 [J].
贾大成 ;
胡瑞忠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3) :277-281
[2]   湘东南中生代花岗闪长质小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王岳军 ;
范蔚茗 ;
郭锋 ;
李旭 .
岩石学报, 2001, (01) :169-175
[3]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类地球化学特征[J]. 赵振华,包志伟,张伯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4]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浆成因与岩石圈—软流圈相互作用 [J].
郭锋 ;
范蔚茗 ;
林舸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8, (01) :3-5
[5]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J].
李献华 ;
胡瑞忠 ;
饶冰 .
地球化学, 1997, (02) :19-21+25-36
[6]   湘南中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J].
朱勤文 ;
王方正 ;
路凤香 ;
钟增球 .
现代地质, 1996, (04) :37-45
[7]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及岩石成因研究 [J].
毛景文,李红艳,裴荣富 .
矿床地质, 1995, (03) :235-242
[8]   超大型矿床的探寻与研究的若干进展 [J].
涂光炽 .
地学前缘, 1994, (03) :45-53
[9]   湘南地区小岩体与成矿关系及隐伏矿床预测 [J].
庄锦良 ;
刘钟伟 ;
谭必祥 ;
江鹏程 ;
贺安生 .
湖南地质, 1988, (S1) :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