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长庆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为例

被引:14
作者
杨满平 [1 ]
高超 [1 ]
闫栋栋 [2 ]
韩忠永 [1 ]
机构
[1]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
[2]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系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单井产量; 递减规律; 影响因素; 盘古梁长6油藏;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4.021
中图分类号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必然存在一个产量递减阶段。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个油田的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及递减模型的建立,忽略了单井产量递减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对长庆油田盘古梁长6特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的研究发现:单井产量的递减形态主要分为递减Ⅰ型和递减Ⅱ型;递减类型主要分为指数递减和调和递减,且以指数递减为主,同时递减类型随着开发方式的转变可相互转化;影响单井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有储层物性、天然能量、注水效果、工作制度和增产措施等,而投产初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油层物性和天然能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116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特低渗油田注水效果存水率和水驱指数评价法 [J].
蒋远征 ;
金拴联 ;
杨晓刚 ;
王博 ;
孙武鹏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6) :63-65+209
[2]   平面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 [J].
苏玉亮 ;
李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1) :69-71+115
[3]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分形特征及预测 [J].
刘义坤 ;
孙娜 ;
文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6) :80-82+116
[4]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及其应用 [J].
黄冬梅 ;
杨正明 ;
郝明强 ;
张英芝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1) :90-91+100+117
[5]   胜利油田断块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 [J].
张以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90-93+117
[6]   安塞油田三叠系延长组特低渗透油藏增产技术 [J].
李永太 ;
宋晓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5) :638-642
[7]   低渗透储集层油藏的产能特征分析 [J].
李传亮 ;
杨学锋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5) :567-568
[8]   一种新的油田产量递减模型 [J].
朱义东 ;
孙为权 ;
廖建华 ;
荣宁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5) :586-587
[9]   特低渗油田水力压裂参数优化研究 [J].
迟静 .
西北地质, 2003, (01) :70-73
[10]   Arps递减指数n<0或n≥1怎么办 [J].
俞启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5) :408-41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