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低涡东北部一次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雪慧
谢大勇
何斌
潘士雄
机构:
[1] 嘉兴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暴雨;
东风急流;
水汽通量散度;
雷达回波特征;
模式检验;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5.03.013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13年5月15-17日长江下游地区多地出现连续暴雨,数值模式检验显示雨量预报值误差较大。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 0.5°×0.5°格点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槽前西南气流、低涡切变和深厚湿层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形势背景;低涡东北部产生的暴雨与低层东风急流的扰动和曲率增大密切相关,地面辐合抬升触发了上升运动;700 h Pa切变线和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线的叠加处、925 h Pa水汽通量散度负值中心区都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普勒雷达平均径向速度图像上显示强烈的辐合区,正、负速度区面积比达到1∶3,回波不断在辐合线处生成,下游地区出现"列车效应",强降水时段雷达回波强度为30~40d Bz,小时雨量达到16~20 mm。对比模式预报场,中低层偏东急流量级和气旋性弯曲偏小导致了暴雨区漏报,地面辐合线位置和强度的偏差造成了雨量中心位置的偏差,可通过与实况对比、雷达分析等手段对预报进行订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