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现代洞穴碳酸盐——石笋的沉积速率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19
作者
张美良 [1 ]
朱晓燕 [1 ]
李涛 [1 ]
邹丽霞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桂林市气象局
关键词
洞穴滴水; 碳酸盐(CaCO3)沉积; 环境意义; 桂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洞穴沉积物过去环境记录在短尺度、高分辨率全球变化研究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而洞穴滴水作为洞穴石笋形成的介质或媒体,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迅速,其物质成分、滴速以及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石笋的生长及其蕴含的环境信息,是研究地表环境变化与洞穴石笋沉积的桥梁。洞穴滴水从而成为石笋形成机理和古气候重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桂林盘龙洞的现代碳酸盐(CaCO3)——石笋沉积速率的动态监测,揭示在夏半年(4—10月)是新碳酸盐的主要沉积时段,在10cm×12cm的玻璃板上,单点滴水的月平均沉积量为0.7~1.5g,雨季单点滴水的月沉积量最大达到3.086g,日平均沉积量最大达到0.103g,旱季(或冬季)月平均沉积量最小,仅为0.303 8g(为雨季沉积量的1/10),有2个点在旱季(或冬季)有时甚至没有沉积,表现出与雨热同季的季节变化特点,而且,也具有年际变化的特点。其沉积速率与夏季风降水、生物的活动总量、洞穴空气CO2浓度的变化等密切相关。因此,在现代环境下,监测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沉积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是洞穴化学沉积物应用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洞穴滴(流)水的沉积及溶—侵蚀作用——以桂林盘龙洞为例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林玉石 ;
田明中 ;
王华 .
中国岩溶, 2007, (04) :326-333
[2]   重庆地区石笋沉积速率与古气候意义初探 [J].
何潇 ;
王建力 ;
李清 ;
李红春 ;
李廷勇 ;
程海 .
中国岩溶, 2007, (03) :196-201
[3]   再论洞穴石笋的沉积速率 [J].
林玉石 ;
张美良 ;
覃嘉铭 ;
朱晓燕 ;
程海 .
地质论评, 2005, (04) :435-442
[4]   南京葫芦洞石笋生长速率及其气候意义讨论 [J].
邵晓华 ;
汪永进 ;
孔兴功 ;
吴江滢 .
地理科学, 2003, (03) :304-309
[5]   洞穴石笋沉积纹层的形态组合及其滴水的水动力条件 [J].
张美良 ;
林玉石 ;
覃嘉铭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466-470
[6]   洞穴石笋沉积速率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林玉石 ;
张美良 ;
覃嘉铭 .
中国岩溶, 2001, (02) :49-54
[7]   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地质论评, 2000, (03) :324-327
[8]   Interannual, decadal and century scale climatic changes revealed by stalagmite records [J].
谭明 ;
秦小光 ;
刘东生 .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1998, (04) :416-421
[9]   Analysis of the climate signal contained within δ18O and growth rate parameters in two Ethiopian stalagmites [J].
Baker, Andy ;
Asrat, Asfawossen ;
Fairchild, Ian J. ;
Leng, Melanie J. ;
Wynn, Peter M. ;
Bryant, Charlotte ;
Genty, Dominique ;
Umer, Mohammed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7, 71 (12) :2975-2988
[10]  
Stalagmite growth and palaeo-climate: an inverse approach[J] . Georg Kaufmann,Wolfgang Dreybrodt.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