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36
作者
王谷亮
韩战营
朱鼎良
詹一鸣
张伟忠
周怀发
茅守玉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基因; 高血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采用三条引物法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分型检测 ,并与Rigat法进行比较 ,以探讨Rigat造成DD型分型的错判率 ,并用此方法检测了中国汉族人群中ACE基因I/D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以及插入 (I) /缺失 (D)多态性与高血压病 (EH)间的相关性。方法 EH患者 (EH组 ) 2 0 6例 ,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 ;正常血压组 (NT组 ) 15 6例以及核心家系 2 5个共 118例 ,三条引物法进行ACE基因分型。结果 EH组Rigat法得出的DD型比例较三条引物法高。与三条引物法相比较 ,Rigat法对DD型的错判率为 13 .0 4 %。用三条引物法进行基因分型的结果如下 :( 1)在NT组 ,ACE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 :II型 0 .5 1,ID型 0 .4 1,DD型 0 .0 8。等位基因频率为 :I 0 .71,D 0 .2 9。( 2 ) 2 5个EH家系所有成员的基因分型结果 ,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3 )EH与NT两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条引物法 1次完成ACE基因分型 ,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和重复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血管紧张素原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叶琼
    吴可贵
    谢良地
    曾开淇
    林经安
    林从容
    [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0, (01) : 31 - 34
  •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袁凤贤
    郭津津
    臧彬
    吴可光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2) : 39 - 39
  • [3] 山东籍汉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相关研究
    李大庆
    张运
    马玉燕
    王磊一
    张薇
    黎莉
    王勇
    [J]. 高血压杂志, 1999, (01) : 36 - 40
  • [4] Absence of linkage between th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locus and huma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EUNEMAITRE X, LIFTON R P, HUNT S C, et al. Nature Genetics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