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被引:37
作者
杨文鹏 [1 ,2 ]
关琦 [3 ]
杨留启 [1 ]
王伟 [1 ]
张文龙 [4 ]
祝云芳 [1 ]
潘敏娜 [1 ]
沈建华 [1 ]
赵致 [3 ]
机构
[1] 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3] 贵州大学农学院
[4] 贵州省种子总站
关键词
自交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群; 玉米;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1.02.01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从25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均匀分布在玉米基因组上的88个SSR标记,用以分析评价贵州省2000年以来47个审定品种的70份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检测的结果:88个标记共检测出466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可检测等位基因2~18个,平均为5.31个;每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213~0.965,平均为0.586,这表明贵州玉米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OPTREE聚类分析结果:70份自交系分为Ⅰ、Ⅱ和Ⅲ类群。Ⅰ类群含8个自交系,以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Ⅱ类群有11个自交系,以PN78599、瑞德和兰卡斯特等温带种质为主。Ⅲ类群拥有51个自交系,可分为A和B 2个亚群,B亚群还可再分为B1和B2 2个次亚群,A亚群中的10个系以我国地方温带种质为主,B1次亚群中的19个系以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为主,B2次亚群中的22个系以泰国苏湾热带种质为主。杂种优势利用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近些年在玉米育种中,主要是利用贵州地方亚热带种质和泰国苏湾热带种质2个杂种优势群,这与其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有关,与其群内SSR位点的平均等位数较多有关。贵州玉米育种利用的种质类型较少,有必要加强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植物数量遗传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孔繁玲主编, 2006
[12]  
Accuracy of estimated phylogenetic trees from molecular data[J] . Masatoshi Nei,Fumio Tajima,Yoshio Tateno.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 1983 (2)
[1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Landraces of Waxy Maize from Yunnan and Guizhou Using SSR Markers [J].
LIU Yongjian HUANG Yubi RONG Tingzhao TIAN Mengliang and YANG Junpi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PRChina Maize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PRChina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PRChina .
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 2005, (09) :648-653
[14]   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SSR聚类分析 [J].
刘世建 ;
荣廷昭 ;
杨俊品 ;
潘光堂 .
作物学报, 2004, (03) :221-226
[15]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糯玉米、爆裂玉米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吴渝生 ;
郑用琏 ;
孙荣 ;
伍少云 ;
顾红波 ;
毕有华 .
作物学报, 2004, (01) :36-42
[16]   1992年我国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价 [J].
彭泽斌,刘新芝 .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02) :97-99
[17]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18]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