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框架设计

被引:18
作者
韩晓宇
吴群琪
机构
[1]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公路建设; 集约用地; 评价框架;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42 [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为了缓解公路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分析了公路建设集约用地的概念与内涵,研究了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的性质、目的及指标选取原则,提出了公路建设集约用地评价框架。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框架指标选取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前瞻性、动态性、特殊性、可操作性与规范性,评价框架设计的要求为公路用地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率、公平性与协调性,评价框架设计思路为公路建设用地结构合理化、用地功能最优化与用地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促进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公路网规划环境评价技术方法 [J].
杨云峰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6, (01) :113-117
[12]   我国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汪波 ;
郑家响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4-28
[13]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14]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张强 ;
杜文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6, (01) :101-105
[1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J].
刘力 ;
邱道持 ;
粟辉 ;
曹蕾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887-890
[16]   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J].
赵鹏军 ;
彭建 .
资源科学, 2001, (05) :23-27
[17]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诚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7+19+21+18+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