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增效尿素对杂交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王燚 [1 ,2 ]
王小燕 [1 ,3 ]
黄斌 [1 ,2 ]
宋登蓉 [1 ,2 ]
何洁 [1 ,2 ]
郑成法 [1 ,2 ]
田小海 [1 ,2 ]
机构
[1] 长江中游湿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长江大学农学院
[3]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纳米增效尿素; 杂交水稻;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2009年水稻生长季,以高产水稻品种皖稻15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插秧后分蘖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子粒产量达最大,这与普通尿素处理产量结果一致;相同施氮量的纳米增效尿素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比较,其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提高;在较低施氮量条件下,纳米增效尿素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间子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差异达显著水平。总之,在试验条件下,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为225 kg/hm2的处理,最终子粒产量最高,达11 546.7 kg/hm2,比普通尿素增产10.2%,氮肥偏生产力为51.3 kg/kg,是氮肥运筹最优处理;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为135 kg/hm2的处理,子粒产量较高,氮肥偏生产力达76.5 kg/kg,是纳米增效尿素安全、节氮运筹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6+219+287 +2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J].
孙锡发 ;
涂仕华 ;
秦鱼生 ;
冯文强 ;
廖鸣兰 ;
喻华 .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04) :984-989
[2]   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肖强 ;
张夫道 ;
王玉军 ;
张建锋 ;
张树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5) :951-955
[3]   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J].
马冬云 ;
郭天财 ;
王晨阳 ;
朱云集 ;
宋晓 ;
王永华 ;
岳艳军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27-1033
[4]   氮素水平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J].
李国生 ;
张耗 ;
王志琴 ;
刘立军 ;
杨建昌 .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66-70
[5]   纳米复合材料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刘安勋 ;
卢其明 ;
曹玉江 ;
廖宗文 ;
徐清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2) :344-347
[6]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 [J].
张耀鸿 ;
张亚丽 ;
黄启为 ;
徐阳春 ;
沈其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16-621
[7]   不同土壤及氮肥条件下水稻氮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研究 [J].
叶全宝 ;
张洪程 ;
魏海燕 ;
张瑛 ;
汪本福 ;
夏科 ;
霍中洋 ;
戴其根许 ;
.
作物学报, 2005, (11) :38-44
[8]   纳米碳酸钙在花生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J].
刘秀梅 ;
张夫道 ;
张树清 ;
何绪生 ;
王茹芳 ;
冯兆滨 ;
王玉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3) :385-389
[9]   施氮量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J].
杨益花 ;
张亚洁 ;
苏祖芳 .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5, (01) :5-8+30
[10]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J].
丁艳锋 ;
赵长华 ;
王强盛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