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南麓大王寨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1
作者
杨坤光
马昌前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花岗岩体; 构造分析; 构造演化; 大别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大别山南麓大王寨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包括面理和线理的测量统计、包体的Rf/φ法研究和带状石英的Robin法应变分析、石英c轴组构分析和微裂隙流态包体面的测定分析,结合化学判别资料,论证了大王寨岩体为新元古代扬子板块与大别微板块碰撞的产物,“东合西开”的连续性碰撞使刚侵位的岩体受到强烈变形,而后的印支燕山运动又对岩体进行了后期改造。岩体的多期构造变形与大别山南麓构造演化以及大别-扬子板块的碰撞过程有着内在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67 / 775+814 +8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构造岩岩组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伯让, 1989
[12]   大别山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J].
杨森楠 ;
吴鉴 ;
杨学忠 ;
陆中旦 .
地球科学, 1983, (03) :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