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锋上MCS的发展、传播以及与低层“湿度锋”相关联的CISK惯性重力波

被引:34
作者
胡伯威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
关键词
CISK惯性重力波; 低层湿度锋区; 梅雨锋; 中尺度对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1 [气团和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一个包含简单积云对流参数化的线性模式讨论在长江流域相当正压性质的梅雨锋上,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惯性重力波的发生、传播和频散性质。结果表明,与积云对流加热场有最密切关系的低层湿度条件及其水平分布不均匀性质都对扰动的波速和稳定度有重要影响,最有利出现不稳定发展的地方是在“低层湿度锋区”南界附近,因此这里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活跃地带。关于频散性质的分析表明,能允许群速度大于相速度的低层湿度条件及其水平分布的特征值范围比较宽。而在上述稳定度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最有利于出现沿“湿度锋区”轴向的上、下游效应。这个结果也许能很好地解释:在梅雨锋上,恰恰是当一个旺盛的MCS达到顶点而开始趋向衰减时,在它的上、下游很快发展起新的MCS,新、旧MCS一起形成“云团波串”这样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观测事实。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非地转平衡流激发的重力惯性波对梅雨锋暴雨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J].
许小峰 ;
孙照渤 .
气象学报, 2003, (06) :655-660+790
[2]   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英文) [J].
彭加毅 ;
伍荣生 ;
王元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2, (05) :870-884
[3]   与低层“湿度锋”耦合的带状CISK和暖切变型梅雨锋的产生 [J].
胡伯威 .
大气科学, 1997, (06) :40-47
[4]   次天气尺度系统中的非地转运动和广义平衡模式 [J].
胡伯威 .
气象学报, 1997, (03) :16-29
[5]   切变流中的CISK机制与惯性重力波 [J].
夏友龙 ;
王永中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4) :54-61
[6]   夏季副热带相当正压切变线的动力学性质 [J].
胡伯威 .
大气科学 , 1996, (03) :326-336
[7]   梅雨期长江流域两类气旋性扰动和暴雨 [J].
胡伯威,潘鄂芬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6, (02) :138-144
[8]   CISK影响下的线性和非线性惯性重力波 [J].
王永中,夏友龙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1) :82-88
[9]   梅雨锋上暴雨云团活动的个例分析 [J].
胡伯威 ;
潘鄂芬 ;
顾中华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2, (01) :42-50
[10]   对我国梅雨次天气尺度系统的一些认识 [J].
胡伯威 .
气象科技, 1986, (02)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