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孔洞充填物特征及其成岩环境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聪 [1 ]
于炳松 [1 ]
樊太亮 [1 ]
黄文辉 [1 ]
朱井泉 [2 ]
吴仕强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孔洞充填物; 碳氧同位素; 地球化学; 成岩环境; 白云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正确分析和评价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在埋藏成岩环境中的发育和保存条件,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露头剖面中下奥陶统白云岩及其溶蚀孔洞的充填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试图对这类孔洞充填物沉淀时的成岩环境进行恢复。大型洞穴充填物的矿物学特征和微孔洞充填物扫描电镜的分析表明,此类孔洞的环带状充填物具有明显的世代性,由基岩向孔洞中心,至少可识别出4期充填物,即第1期的乳白色白云石,第2期的铁质浸染的杂色高镁方解石,第3期的无色透明白云石和第4期的自形石英。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孔洞充填物形成于高温条件,结合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所示的成岩信息可进一步推断其形成于高温埋藏环境,而非现代表生暴露期的充填物;第1期和第3期白云石充填物形成在相对还原且高盐度的流体性质条件下,而第2期高镁方解石充填物沉淀时相对偏氧化,盐度也偏低。据下奥陶统此类4期充填物的特征分析可知,第2期高镁方解石充填物的发育可能与构造抬升导致成岩环境的改变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高演化海相碳酸盐烃源岩地球化学综合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腾格尔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陈践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2) :167-176
[2]   柯坪地区下志留统储层性质及控制因素 [J].
张惠良 ;
王招明 ;
张荣虎 ;
李宇平 ;
朱国华 ;
李玉文 ;
孙丽霞 ;
沈扬 ;
杨晓宁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23-30
[3]   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腾格尔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陈践发 .
沉积学报, 2004, (02) :365-372
[4]   徐州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研究 [J].
桑树勋 ;
郑永飞 ;
张华 ;
徐磊 ;
范炳恒 .
岩石学报, 2004, (03) :707-716
[5]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J].
于炳松陈建强李兴武林畅松 .
沉积学报, 2004, (01) :59-66
[6]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J].
陈明 ;
许效松 ;
万方 ;
楼雄鹰 ;
汪正江 ;
傅恒 .
沉积学报, 2004, (01) :110-116
[8]   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的元素地球化学表征——以塔河1号的S60井为例 [J].
钱一雄 ;
蔡立国 ;
李国蓉 ;
刘光祥 ;
韩燕英 .
沉积学报, 2002, (01) :70-74
[9]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构造样式与演化 [J].
付建奎 ;
张光亚 ;
马郡 ;
李洪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10-11+15
[10]   不同形态锶钡比的沉积环境判别效果比较 [J].
王爱华 .
沉积学报, 1996, (04) :16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