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对就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发展阶段与行业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吴清华 [1 ]
周晓时 [2 ]
朱兰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劳动力; 替代效应; 异质性;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20.04.013
中图分类号
F416.67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工业]; F24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分产业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分性别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这种促进作用较服务业更为显著。因此,工业机器人不会替代劳动力,不会加剧失业,反而会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110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规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异质性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 [J].
杜传文 ;
李晴 ;
芮明杰 ;
吕洁 .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8) :174-182
[2]   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新结构金融学视角的实证检验 [J].
杨子荣 ;
张鹏杨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2) :847-872
[3]   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创造与就业消失 [J].
马弘 ;
乔雪 ;
徐嫄 .
经济研究, 2013, 48 (12) :68-80
[4]   我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门槛效应研究 [J].
刘明 ;
刘渝琳 ;
丁从明 .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11) :35-40
[5]   Why Are There Still So Many Jobs? The History and Future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J].
Autor, David H.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5, 29 (03) :3-30
[6]   Job Polarization in Europe [J].
Goos, Maarten ;
Manning, Alan ;
Salomons, Ann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9, 99 (02) :58-63
[7]  
Heterogeneity and Aggregation: Implications for Labor-Market Fluctuations[J] . Yongsung Chang,Sun-Bin Kim.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7 (5)
[8]   Heterogeneity and aggregation [J].
Blundell, R ;
Stoker, TM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5, 43 (02) :347-391
[9]  
Technical Change, Inequality, and the Labor Market[J] . Daron Acemoglu.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