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成矿规律与深部找矿

被引:11
作者
王波华
张怀东
彭海辉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队
关键词
层控夕卡岩型; S形旋扭褶皱构造; 蘑菇状岩体形态及特定的赋矿层位; 深部找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琅琊山铜矿为一广义上的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其关键控矿因素是S形旋扭褶皱构造、蘑菇状岩体形态及特定的赋矿层位。近年来利用人工受控定向钻探新技术在该地区开展的深部找矿,取得了很好找矿成果,证实了石英闪长玢岩体底部接触带的存在且具有良好的含矿性,对本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金)成矿规律.[M].翟裕生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2]  
层控矿床地质学.[M].米上庆;黄华盛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3]   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控矿地质因素新探 [J].
邓吉牛 ;
曲丽莉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5, (05) :257-263
[4]   安徽瑯琊山铜矿床“A”型劈滑褶皱及其控岩控矿特征 [J].
王玉平 .
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2, 1 (05) :276-279+285
[5]   关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以安徽省内下扬子坳陷中一些矿床为例 [J].
常印佛 ;
刘学圭 .
矿床地质, 1983, (0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