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盆地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

被引:10
作者
陈英玉 [1 ,2 ]
蒋复初 [1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青海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共和盆地; 气候变化; 环境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共和盆地1953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了53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共和盆地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每10年约0.28℃的倾向率增高,各季节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气温上升不明显,但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两季上升明显;年降水量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年内分配不均,夏季和秋季降水减少,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加;(2)共和盆地气候暖干化是目前导致土地沙化日趋严重、草地退化、灾害频繁、河流径流量减少等环境问题的关键性因子,已经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3)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黄河上游径流资源及其可能变化趋势分析 [J].
包为民 ;
胡金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2) :15-18
[22]   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J].
张登山 .
中国沙漠, 2000, (01) :60-63
[2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对策之我见 [J].
张庆阳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3) :84-90
[24]   青海湖水位年际变化规律的分析和预测 [J].
周陆生 ;
汪青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6, (04) :93-99
[25]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J].
林振耀 ;
赵昕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54-358
[26]   青海共和盆地英得海、更尕海、达连海干涸趋势的探讨 [J].
石蒙沂 ;
郭利学 ;
杨红文 ;
张晓成 .
中国沙漠, 1990, (04) :54-58
[27]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Ⅰ.降水和温度变化 [J].
严中伟 ;
季劲钧 ;
叶笃正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01)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