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财政分权与“新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普通小学数据的分析

被引:7
作者
成刚 [1 ]
孙晓梁 [2 ]
孙宏业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
[2] 北京市十一学校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G526.7 [教育财政];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义务教育多元化筹资问题逐步转移到各级政府财政关系如何组合才能最好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来。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义务教育作为典型的地方公共物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效果更好,但实证研究对此仍然缺乏一致的结论。究竟是正在全国推广的"省管县"所代表的分权体制,还是"新机制"的省级统筹体现的集权趋势更有利于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化?在基于浙江省2005—2009年小学校级数据和区县数据分析后,发现:分权明显的"省管县"财政体制并不能有效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差距,而集权取向的"新机制"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虽然浙江省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比例不高,但城乡差异不大,说明县级政府在近年来向农村倾斜经费,且主要用于保障学校运转,人员经费存在一定的城乡差距,差距来源于非财政性的经费。此外,城乡小学公用经费的差距因为"新机制"关于公用经费的规定得到了显著改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建立促进了教育均衡。因此,应适度提高省级政府的财政统筹分配权,科学制定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保障水平,逐步抬高底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Fiscal decentralisation and IDC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 Gary M. Woller,Kerk Phillips.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1998 (4)
[22]  
Education and Decentralis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 comment on general trends, issues and problem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Papua New Guinea[J] . Mark Bray.Comparative Education . 1985 (2)
[23]  
重点校"政策影响了教育的公平. 王善迈. 中国教育报 . 2007
[24]   浙江经济:保增长与促转型 [J].
黄良浩 .
浙江经济, 2008, (24) :32-33
[26]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建议 [J].
张通 ;
欧文汉 ;
方向阳 ;
娄冰 ;
张峥 ;
王志刚 .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7, (10) :8-11
[27]   偏差与平衡:城乡义务教育财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J].
马佳宏 ;
彭慧 .
教育与经济, 2006, (04) :39-42
[28]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 [J].
乔宝云 ;
范剑勇 ;
冯兴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37-46+206
[29]   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 [J].
袁振国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