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次区域反向演变特征

被引:14
作者
王毅荣
张存杰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3] 甘肃兰州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4] 甘肃定西
[5]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6] 甘肃兰州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气候生产力; 次区域; 反向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3 [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评定];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黄土高原1961~2000年近40a气候生产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南北部有反向变化趋势,其演变过程在1984年明显转变,南部转向降低、北部升高;东西变化过程在1982年存在变点,有东部减少、西部增多的趋势;生产力在时间演变中以2~4a和8a左右的年际振荡为主,4a左右的振荡最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系统主要特征 [J].
王毅荣 ;
尹宪志 ;
袁志鹏 .
灾害学, 2004, (S1) :41-47
[2]   黄土高原的气候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J].
赵艳霞 ;
王馥棠 ;
刘文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4) :142-146
[3]   夏秋季长江、黄河流量长期变化的主要特征 [J].
游性恬 ;
朱禾 ;
谷湘潜 .
气象学报, 2003, (04) :480-487
[4]   气候变化的事实与影响及对策 [J].
秦大河 .
中国科学基金, 2003, (01) :3-5
[5]   黄土塬区作物生产潜力分析——以长武试区为例 [J].
王宗明 ;
梁银丽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1) :30-33
[6]   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粮食生产发展战略探讨 [J].
李军 ;
邵明安 ;
王立祥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1) :122-124
[7]   近百年北半球冬季大气活动中心的长期变化及其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J].
朱乾根 ;
施能 ;
徐建军 ;
枕桐立 .
气象学报, 1997, (06) :111-112+114-119
[8]   榆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开发研究 [J].
高振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04) :107-112
[9]   陇东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及发展粮食生产途径 [J].
李建牢,周小琳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4, (01) :22-28
[10]   EOF在大气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J].
丁裕国 .
气象科技, 1993, (03)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