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创伤后肠道通透性改变血浆标志物D-乳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59
作者:
孙晓庆
付小兵
张蓉
吕艺
邓群
张诚
姜小国
盛志勇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烧伤研究所!北京,解放军第三○四
来源: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创伤;
肠通透性;
D-乳酸;
内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1 [创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观察创伤时循环 D 乳酸与内毒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3种大鼠模型 :(1)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小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2 ) 30 %总体表面积深 ~ 度烫伤模型 ;(3)总胰胆管人工胆汁逆行灌注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模型。于各时间点采集颈动脉及门静脉血 ,分别检测 D乳酸及内毒素含量。结果 :(1)肠缺血 1~ 1.5小时血浆 D乳酸和内毒素均升高 ,再灌注后显著升高 ,二者存在明显正相关(r=0 .7198,P <0 .0 5 ) ;(2 )烫伤后 6小时血浆 D乳酸和内毒素显著升高 ,两者存在明显相关 (r=0 .8771,P<0 .0 1) ;(3) ANP大鼠血浆 D 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在伤后 2小时开始升高 ,2 4小时达峰值 ,两者存在明显相关性 (r=0 .7985 ,P<0 .0 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 3组动物均有小肠绒毛脱落 ,粘膜下炎细胞浸润等改变 ,其严重程度与血浆 D 乳酸水平一致。结论 :血浆 D 乳酸可作为创伤所致肠粘膜损伤、肠通透性改变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的预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7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