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积极人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中华
黄海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积极人格; 学业压力; 非学业压力; 心理支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等地500名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业与非学业压力均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有显著负面影响;心理支持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在非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在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却没有显著调节作用;男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23~25岁的学生群体在积极人格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群体,但是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在挫折恢复能力、对高校支持感知上,不同群体的高校学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Deci EL,Koestner R,Ryan R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999
  • [2]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压力关系研究
    李娜
    张晓明
    [J]. 医学与社会 , 2007, (09) : 44 - 45
  • [3] 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任俊
    叶浩生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120 - 126
  • [4] 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
    车文博
    张林
    黄冬梅
    张旭东
    [J]. 应用心理学, 2003, (03) : 3 - 9
  • [5] 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
    李虹
    梅锦荣
    不详
    [J]. 应用心理学 , 2002, (01) : 27 - 32
  • [6]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facilitation of the integrative process. Ryan R 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1995
  • [7]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Ryan RM,Deci EL.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0
  • [8] Perceived locus of causality and internalization: Examining reasons for acting in two domains. Ryan R.M,Connell J.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1989
  • [9]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 buffering for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Michael Windle.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