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质发电系统的碳循环分析

被引:8
作者
何珍
吴创之
阴秀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秸秆; 碳循环; 气化发电; 直接燃烧发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619 [其他能源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的数据,利用简化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对秸秆在不同生物质发电系统中,从最初生产到最终被转化利用的过程进行碳循环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质发电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大气固定了CO2;该文中所涉及的3类秸秆,在各发电过程的固碳趋势一致,依次为稻秸>麦秸>玉米秸;在相同发电过程下,获得单位电量的碳排放随发电效率的提高而降低,而固定单位碳量的电力产出则不断增加;同等规模下,气化发电过程产生单位电能的碳排放低于直接燃烧发电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05 / 7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现状 [J].
孙健 ;
陈砺 ;
王红林 .
可再生能源, 2003, (06) :5-9
[2]   国外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综述 [J].
孙启宏 ;
万年青 ;
范与华 .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0, (12) :24-25+31
[3]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
[4]   生物质气化对减少CO2排放的作用 [J].
阴秀丽 ;
吴创之 ;
徐冰嬿 ;
陈勇 .
太阳能学报, 2000, (01) :40-44
[5]   生物质固定床热解特性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J].
陈冠益 ;
方梦祥 ;
骆仲泱 ;
余春江 ;
沈洛婵 ;
郭新生 ;
倪明江 ;
岑可法 .
太阳能学报, 1999, (02) :15-22
[6]   固定床气化器中生物质原料的热解气化特性 [J].
孙立 .
山东科学, 1998, (04)
[7]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进展[J]. 王寿兵,杨建新,胡聃.上海环境科学. 1998(11)
[8]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进展[J]. 王寿兵,杨建新,胡聃.上海环境科学. 1998 (11)
[9]   西藏高原农田土壤CO2排放研究初报 [J].
刘允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2) :85-90
[10]   全球农作物对大气CO2及其倍增的吸收量估算 [J].
王修兰 .
气象学报, 1996, (04) :46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