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潜力评价模型

被引:13
作者
刘艳芳 [1 ,2 ]
孔雪松 [1 ,2 ]
邹亚锋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耕地潜力; 评价模型; GIS; 嘉鱼县;
D O I
10.13203/j.whugis2011.09.006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设计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复耕流程,划分了农村居民点城镇化、内部改造与迁村并点3种整理模式,统筹区域农户意愿与经济条件两大影响因子,分标准定量评价不同整理模式下的现实整理潜力。综合考虑坡度、耕作半径、耕地连片度、居耕比等影响因子,以GIS空间分析为平台,构建了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下的耕地潜力评价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124 / 1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河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
    曹秀玲
    张清军
    尚国琲
    安石鑫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1) : 318 - 323
  • [2]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估算
    陈荣清
    张凤荣
    孟媛
    郭力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4) : 216 - 221
  • [3]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区域方向
    谷晓坤
    代兵
    陈百明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7 (06) : 95 - 99
  • [4]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方法述评
    何英彬
    陈佑启
    姚艳敏
    魏娜
    许新国
    唐鹏钦
    余强毅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4) : 80 - 83
  • [5]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林坚
    李尧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1) : 58 - 65
  • [6]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张正峰
    赵伟
    [J]. 经济地理, 2007, (01) : 137 - 140
  • [7] 自然经济限制性下天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估算
    宋伟
    张凤荣
    孔祥斌
    姜广辉
    陈曦炜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 888 - 899
  • [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的递阶模糊评价模型
    林爱文
    庞艳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7) : 624 - 627
  • [9] 哀牢山区哈尼聚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研究
    角媛梅
    胡文英
    速少华
    范韬
    杨有洁
    [J]. 资源科学, 2006, (03) : 66 - 72
  • [10] 基于五元组的耕地补偿模型研究
    刘艳芳
    任周桥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 (06) : 475 - 47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