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条件

被引:5
作者
张婧
郭明晔
程亦雄
周黎
戚岑聪
史新元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关键词
槐耳; 板蓝根; 双向发酵; 响应面法; 发酵终点;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3.6 [剂型];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优化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条件并确定发酵终点。方法:以菌质多糖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考察温度、相对湿度、接种量对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条件的影响,同时确定槐耳/板蓝根菌质双向发酵终点。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菌质多糖含量。结果:槐耳板蓝根菌质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9.4℃,接种量0.826 mL·g-1,相对湿度75.5%,菌质多糖质量分数11.496%,与预测值(11.548%)偏差0.45%,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0.9826,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确定发酵终点20 d。结论:响应面法可用于优选槐耳/板蓝根双向发酵条件,具有简便、预测性良好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正交设计与响应面法优化壳聚糖对莲子心提取液除杂工艺对比研究 [J].
陈敬 ;
温庆果 ;
刘韶 ;
李新中 .
中草药, 2012, 43 (11) :2183-2188
[2]   板蓝根抗病毒与抗内毒素等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化学基础研究进展 [J].
陈凯 ;
窦月 ;
陈智 ;
田景振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18) :275-278
[3]   黄芪中黄芪多糖含量的测定 [J].
赵强强 ;
韩丽 ;
潘媛 ;
王淼 ;
杨明 .
中国现代中药, 2011, (07) :29-30+37
[4]   雷公藤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J].
张普照 ;
杨丽娟 ;
侯志帆 ;
谢小梅 ;
舒任庚 ;
庄毅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 (10) :59-62
[5]   统计优化技术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 [J].
张楠 ;
夏尚远 ;
刘训理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0 (03) :465-468
[6]   药用真菌“双向发酵”的起源、发展及其优势与潜力 [J].
庄毅 ;
潘扬 ;
谢小梅 ;
张李阳 .
中国食用菌, 2007, (02) :3-6
[7]   槐耳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J].
王建忠 ;
程若川 .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 (01) :15-16
[8]   药用真菌新型(双向型)固体发酵工程 [J].
庄毅 .
中国食用菌, 2002, (04) :3-6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