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晋南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102
作者
李廷亮 [1 ]
谢英荷 [1 ]
洪坚平 [1 ]
冯倩 [1 ]
孙丞鸿 [2 ]
王志伟 [3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农技站
[3] 太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旱地; 光合特性; 产量; 氮素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晋南旱地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氮素利用效率以及0~200cm土层NO3-N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70kghm-2施氮量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旗叶蒸腾速率显著提高;但施氮量超过180kghm-2时,除蒸腾速率外其他光合指标均无显著变化。N180处理的氮素当季回收率及氮素农学效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N90处理。生物产量以N270处理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但施氮量超过180kghm-2时,氮素营养对籽粒产量不再有显著贡献。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提高穗数和穗粒数是增加当地旱作小麦籽粒产量的关键。施氮量90~270kghm-2会造成土壤NO3-N的残留,残留量占施氮量的35%左右,其中20~40cm和40~60cm土层出现NO3-N积累峰值,NO3-N残留会导致氮素淋失风险增加及产量对氮肥反应不明显。综合考虑光合特性、产量、氮素利用率和NO3-N残留量,当地旱作冬小麦施氮量以180kghm-2左右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施氮量对黄土旱塬区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J].
沈新磊 ;
付秋萍 ;
王全九 .
生态经济, 2009, (11) :107-110+119
[12]   施氮量对超高产小麦开花期旗叶光合功能的影响 [J].
孙旭生 ;
林琪 ;
刘义国 ;
姜雯 ;
翟延举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4) :771-777
[13]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 [J].
郭天财 ;
宋晓 ;
马冬云 ;
王永华 ;
谢迎新 ;
查菲娜 ;
岳艳军 ;
岳彩凤 .
作物学报, 2007, (12) :1977-1981
[14]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高俊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   供氮水平对小麦生殖生长时期叶片光合速率、NR活性和核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J].
曹翠玲 ;
李生秀 .
植物学通报, 2003, (03) :319-324
[16]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1) :24-28
[17]   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J].
李裕元 ;
郭永杰 ;
邵明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1) :15-21
[18]   施氮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叶片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J].
张绪成 ;
上官周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59-64
[19]   施氮量对济麦20旗叶光合特性和蔗糖合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J].
王东 ;
于振文 ;
李延奇 ;
史桂萍 .
作物学报, 2007, (06) :903-908
[20]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少民 ;
郝明德 ;
陈磊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