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及研究状况

被引:12
作者
徐兰 [1 ,2 ]
高庚申 [1 ]
安裕敏 [1 ]
机构
[1]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PM2.5; 大气污染;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由PM2.5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特别是多次出现灰霾天气、大气能见度降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颗粒物污染不仅对气候有重大的影响,对人体更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造成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较为广泛的损害,困此必须对细颗粒物的污染高度重视。文章分析比较了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类型、污染状况、监测、分析方法以及其产生的影响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visibility degradation problems in Brisbane (Australia)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J].
Chan, YC ;
Simpson, RW ;
Mctainsh, GH ;
Vowles, PD ;
Cohen, DD ;
Bailey, GM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9, 33 (19) :3237-3250
[2]  
Air pollution exposure–DNA adduct dosimetry in humans and rodents: evidence for non-linearity at high doses.[J]..Mutation Research - Fundamen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tagenesis.1997, 1
[3]  
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M].白志鹏; 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   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细颗粒物元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J].
宋少洁 ;
吴烨 ;
蒋靖坤 ;
杨柳 ;
郝吉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1) :66-73
[5]   北京市城区两个典型站点PM2.5浓度和元素组成差异研究 [J].
王姣 ;
王效科 ;
张红星 ;
逯非 ;
侯培强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1) :74-80
[6]   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PM2.5中四种水溶性阴离子 [J].
薛立杰 ;
苏领彦 ;
赵平平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09) :2174-2176
[7]   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 [J].
陈魁 ;
银燕 ;
魏玉香 ;
杨卫芬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8) :1015-1020
[8]   天津市大气中PM10、PM2.5及其碳组分污染特征分析 [J].
吴琳 ;
冯银厂 ;
戴莉 ;
韩素琴 ;
朱坦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11) :1134-1139
[9]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肺细胞DNA损伤的改进 [J].
张伟 ;
王慧杰 ;
杨丹凤 ;
张华山 ;
马力 ;
袭著革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9, 27 (03) :191-193
[10]   IC法分析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
张宁 ;
洪竹 ;
李利平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5)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