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煤区地质背景与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4
作者
贾建称
张妙逢
龙亚平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变形环带; 构造变形分区; 地球动力学背景; 煤系; 中国含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大量的煤田地质调查与专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对中国5个含煤区聚煤过程的构造控制机理,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含煤区分布与中国大陆岩石圈基本格架相似,复杂而有序(规律性)的煤系构造变形受聚煤盆地基底属性、盆缘活动带构造演化历程控制。中国大陆中、新生代不同地球动力学体系的差异性演化是划分煤盆地东西向构造变形区的基础,印支期以前挤压构造作用形成了含煤区南北向构造变形分区,板块或陆块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变形环带。中国含煤区有3个变形区、7个变形分区、3个分区小区,以及若干个变形环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特征与动力学演化.[M].贾建称; 王根厚; 著.地质出版社.2007,
[2]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2004,
[3]  
华南板块构造.[M].郭令智等著;.地质出版社.2001,
[4]  
中国西北侏罗纪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M].张泓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5]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M].李思田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6]  
中国煤田地质学.[M].杨起;韩德馨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7]   布尔台矿井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J].
贾建称 ;
李林庆 ;
赵兰霞 ;
柴宏有 ;
杜新锋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3) :1-4
[8]   东胜煤田布尔台井田伸展构造几何学研究 [J].
贾建称 .
煤炭学报, 2008, (11) :1253-1256
[9]   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田与煤矿开采地质条件之比较 [J].
张泓 ;
晋香兰 ;
李贵红 ;
杨志远 ;
贾建称 ;
姜在炳 ;
韩保山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6) :1-9
[10]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构造特征 [J].
徐杰 ;
高战武 ;
宋长青 ;
孙建宝 .
地震地质, 2000, (02) :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