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台矿井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3
作者
贾建称 [1 ]
李林庆 [2 ]
赵兰霞 [3 ]
柴宏有 [4 ]
杜新锋 [1 ]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2]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
[3]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4]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队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古构造应力场; 层滑断层; 次级褶皱; 牵引褶皱; 布尔台矿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针对布尔台矿井发育的中小型构造严重制约煤矿综采问题,通过详细的井下地质观测和地表地质调查,从构造几何学和构造成因研究入手,讨论了矿井构造成因类型、古构造应力场以及构造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布尔台矿井次级褶皱是延安组在晚侏罗世受NNE-SSW向挤压应力作用,浅部构造层次发生纵弯褶皱变形的产物,且变形强度弱-中等。破裂型层滑断层、揉皱型层滑断层、复合型层滑断层、高角度正断层及其伴生的牵引褶皱,是延安组在早白垩世晚期NE-SW向近水平拉伸应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的伸展滑脱运动形成的。两期构造叠加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胜煤田布尔台井田伸展构造几何学研究 [J].
贾建称 .
煤炭学报, 2008, (11) :1253-1256
[2]   论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侏罗纪变形 [J].
张岳桥 ;
廖昌珍 ;
施炜 ;
张田 ;
郭芳芳 .
地学前缘, 2007, (02) :182-196
[3]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J].
徐黎明 ;
周立发 ;
张义楷 ;
党犇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4) :455-462
[4]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陈占坤 ;
王兆明 ;
周波 .
地质学报, 2006, (05) :685-693
[5]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断裂运动学分析与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 [J].
张岳桥 ;
施炜 ;
廖昌珍 ;
胡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39-647
[6]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7]   鄂尔多斯煤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 [J].
张泓 ;
孟召平 ;
何宗莲 .
煤炭学报, 2000, (S1) :1-5
[8]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2001
[9]  
矿井构造预测[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王桂梁等著, 1993
[10]  
布尔台井田开采地质条件综合研究报告 .2 贾建称.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