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小波分析及其在现今构造活动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51
作者
陈顺云
刘培洵
刘力强
马瑾
陈国强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热红外辐射; 小波分析; 构造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受到构造活动的影响,还受到大气、太阳以及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何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是热红外遥感用于研究断层活动或者地震活动的难点之一.从频率域看,地表热红外辐射主要存在3种频段:(1)高频,周期小于1年的天气变化;(2)中频,以1年周期为主的太阳、植被与季节变化;(3)低频,大于1年周期的大气变化的长周期成份,地壳缓慢的运动引起的热辐射变化亦属于长周期变化.本文运用小波理论将地表热红外辐射分解为上述3个频率成份,并结合气象资料和地震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频成份的热异常更接近于断层活动所引起的热信息,能为断层或地震活动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低频成份的高温异常区(条带)跟构造特征、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卫星热红外信息与断层活动关系讨论 [J].
马瑾 ;
汪一鹏 ;
陈顺云 ;
刘培洵 ;
刘力强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2) :1467-1475
[2]   中国地表亮度温度年变基准场 [J].
陈顺云 ;
马瑾 ;
刘培洵 ;
刘力强 ;
陈国强 .
地震地质, 2004, (03) :528-538
[3]   中国大陆几次强地震活动的卫星红外异常分析 [J].
邓志辉 ;
王煜 ;
陈梅花 ;
唐方头 ;
楚全芝 ;
徐好民 .
地震地质, 2003, (02) :327-337
[4]   小波分析在地球物理及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J].
马涛 ;
李斐 ;
岳建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1) :49-52
[5]   卫星热红外异常——临震前兆 [J].
强祖基 ;
徐秀登 ;
赁常恭 .
科学通报, 1990, (17) :1324-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