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热红外信息与断层活动关系讨论

被引:36
作者
马瑾
汪一鹏
陈顺云
刘培洵
刘力强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热红外辐射; 断层活动; 地表亮温残差; 透热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构造活动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必然改变地表的热辐射状态,因此,根据热辐射状态变化有可能推测构造现今活动。接受到的卫星热红外信息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排除外部非构造因素影响,提取与构造活动有关的信息是首先面对的问题.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文中首先论述了研究目标和探索的技术思路。利用NOAA卫星热红外波段20 年的资料和开发的方法对中国西部的断层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与断层活动有关的地表亮温剩余残差高值区往往与随后的强震活动区相符,它的增值时期往往与地震活跃期开始相符.经过小波分析处理提取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场对断层活动区的空间分布有很好的显示。与来自地下热信息增强有关的“透热指数”在构造运动背景增强时有明显显示,并与局部断层带的活动及其地震活动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此项研究为探讨断层最新活动时空演化及其相互作用打开了一个新窗口.
引用
收藏
页码:1467 / 14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地表亮度温度年变基准场 [J].
陈顺云 ;
马瑾 ;
刘培洵 ;
刘力强 ;
陈国强 .
地震地质, 2004, (03) :528-538
[2]   从红外遥感图像提取地下热信息的透热指数法 [J].
刘培洵 ;
刘力强 ;
陈顺云 ;
陈国强 ;
马瑾 .
地震地质, 2004, (03) :519-527
[3]   岩石变形实验热红外观测系统 [J].
刘力强 ;
陈国强 ;
刘培洵 ;
陈顺云 ;
马瑾 .
地震地质, 2004, (03) :492-501
[4]   地表岩石变形引起热红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J].
刘培洵 ;
刘力强 ;
陈顺云 ;
陈国强 ;
马瑾 .
地震地质, 2004, (03) :502-511
[5]   中国大陆几次强地震活动的卫星红外异常分析 [J].
邓志辉 ;
王煜 ;
陈梅花 ;
唐方头 ;
楚全芝 ;
徐好民 .
地震地质, 2003, (02) :327-337
[6]   地震前卫星红外异常与发震断裂的关系研究——以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为例 [J].
陈梅花 ;
邓志辉 ;
贾庆华 .
地震地质, 2003, (01) :100-108
[7]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8]   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探索——以玛尼地震前后断层相互作用为例 [J].
马瑾 ;
单新建 .
地震地质, 2000, (03) :210-215
[9]   卫星热红外图像亮温异常——短临震兆 [J].
强祖基 ;
赁常恭 ;
李玲芝 ;
徐旻 ;
戈风沙 ;
柳涛 ;
赵勇 ;
郭满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564-574
[10]   煤岩受压红外热象与辐射温度特征实验 [J].
吴立新 ;
王金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