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18
作者
黄景晟 [1 ]
张帅 [2 ,3 ]
刘飞 [3 ]
刘硕 [4 ]
杨宜婷 [4 ]
吴标 [3 ]
刘又豪 [3 ]
曹庸 [3 ]
机构
[1] 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2] 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4]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关键词
陈皮;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D O 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3.08.025
中图分类号
TS225.1 [植物油];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原料颗粒度4个因素对陈皮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为陈皮挥发油萃取率的极显著影响因素,萃取温度为显著影响因素,并最终优化得到陈皮挥发油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6 MPa,萃取时间120min,原料颗粒度为粉碎陈皮过30目筛,在此条件下,陈皮挥发油萃取率为3.96%。所得陈皮挥发油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为33.6%。经GC-MS分析,此陈皮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31.90%),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24.52%)及亚麻酸甲酯(17.43%)。
引用
收藏
页码:1961 / 19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陈皮总黄酮、橙皮苷和挥发油的动态分析研究.[D].林林.广东药学院.2008, 01
[2]   源于同一植株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王坚 ;
韦正 ;
陈鸿平 ;
银玲 ;
刘荣 ;
刘友平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03) :73-78
[3]   广陈皮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挥发油的比较分析 [J].
廖金花 ;
叶勇树 ;
杨宜婷 ;
罗琥捷 ;
李药兰 .
中国药房, 2011, 22 (43) :4079-4080
[4]   超临界CO2萃取小球藻精油及其抗氧化分析 [J].
厉剑剑 ;
张文焕 ;
黄惠华 .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27 (08) :938-941
[5]   不同储存年限广陈皮的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研究 [J].
杨宜婷 ;
罗琥捷 ;
叶勇树 ;
廖金花 ;
李药兰 .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09) :258-260
[6]   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的比较 [J].
刘发宝 ;
曾建国 ;
李文亮 ;
张雪 .
中南药学, 2010, 8 (12) :883-886
[7]   陈皮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J].
龚范 ;
梁逸曾 ;
宋又群 ;
彭源贵 ;
崔卉 ;
Leung Alexander Kai-man ;
Chau Foo-tim .
分析化学, 2000, (07) :860-864
[8]   Identification of 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 from green tangerine peel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Viride) by chromatographic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J].
Wang Dandan ;
Wang Jian ;
Huang Xuehui ;
Tu Ying ;
Ni Kunyi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07, 44 (01) :63-69
[9]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 from Tangerine peel using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Xiao Wang;Fuwei Li;Hongxia Zhang;Yanling Geng;Jingpeng Yuan;Ting Jiang.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 1
[10]  
多甲氧基黄酮的抗炎活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郭珊珊.中国海洋大学.2012, 01